退场集体盘百比特币牛日,谜市冷散户万美为何清之元横
说来有趣,这一轮比特币涨价潮总给我一种"少了点什么"的感觉。作为一个经历过多次加密市场起伏的老玩家,我清楚地记得2017年那会儿,连楼下卖煎饼的大爷都能跟我侃上几句区块链。但现在呢?比特币价格稳稳站在10万美元上方三个多月了,身边却安静得像个图书馆。 还记得那些疯狂的日子吗?出租车司机边开车边看K线图,远房亲戚突然热情地打电话请教"挖矿"是什么,连幼儿园老师都在问要不要囤点狗狗币。如今这些景象全都消失了。上周我在理发店排队时,听到的都是"Labubu盲盒又出新款了"这样的闲聊,而不是"比特币还能涨多久"。 说来讽刺,现在的市场环境明明更成熟了——比特币ETF获批、华尔街大佬纷纷站台、连退休账户都能合法配置加密资产了。但正是这种"正规化",似乎让散户觉得这个游戏不再属于他们。我认识的一个90后投资者小张说得很直白:"现在比特币都变成养老基金的投资品了,还有什么意思?" 仔细想想,散户的缺席其实情有可原。两年前那波暴跌让太多人血本无归,我朋友圈里至少有五六个发誓"再也不碰加密货币"的人。这种心理创伤在投资界被称为"伤痕效应",就像被开水烫过的孩子看见水壶就躲。 更耐人寻味的是,尽管比特币技术面持续向好——200日均线稳稳站在10万美元上方,这可是传统技术分析中的黄金买入信号——但散户们似乎完全无视这些专业指标。他们的态度很明确:这次狂欢,我们选择旁观。 不得不说,眼下的比特币市场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转型。就像当年个人电脑让位于云服务一样,加密货币的世界也在从"散户主导"转向"机构为王"。上周一位华尔街的朋友跟我打趣说:"现在买比特币的人都穿着定制西装,而不是印着'to the moon'的T恤。" 这种转变其实早有预兆。去年美国政府批准比特币现货ETF时,我就预感到游戏规则要变了。毕竟,让普通投资者通过401k养老金账户配置比特币,这放在五年前简直是天方夜谭。但硬币的另一面是:当加密货币成为主流金融体系的一部分,当初吸引早期信徒的那种"颠覆传统"的魅力,也就慢慢消失了。 作为一个见证比特币从极客玩具成长为机构资产的老玩家,我对这种变化心情复杂。一方面为行业的成熟感到欣慰,另一方面又忍不住怀念那个充满草根智慧的疯狂年代。不过话说回来,金融市场的进化不就是这样吗?总有人来,也有人走,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。散户的热情去哪儿了?
伤痕效应在作祟
机构时代的来临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美联储9月降息:市场热切期盼背后的隐忧
- 市场即将变天?10月13日师爷陈最新解读:这个位置很关键
- 以太坊再陷跌势:关键支撑位1530美元能否守住?
- 市场暗流涌动:师爷陈最新研判直指A股战略机遇期
- BMNR的资本魔术:揭开股权稀释的真相
- Nouns DAO再陷分叉风波:当去中心化自治遭遇资金管理困境
- 通胀数据能否为美联储加息画上休止符?
- 公链混战中的黑马:MS Chain凭什么能打?
- Zebec Protocol:用区块链点亮第三世界的金融曙光
- 加密货币市场周报:比特大陆现金流危机引发行业担忧
- 以太坊2000美元魔咒:资深玩家眼中的瓶颈与机遇
- XVG代币逆袭记:这次真的让我刮目相看了!
- 市场惊魂夜:当PPI数据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
- 市场震荡期,投资者该如何优雅躺平?
- 重磅!颠覆性LST新玩法即将揭晓,10月12日这场线上发布会不容错过
- 以太坊触底反弹?抄底时机到了吗?
- 比特币减半倒计时:历史告诉我们牛市不会来得太快
- PEPE何去何从:空头盛宴即将开启还是抄底良机?
- 市场观察:比特币以太坊短线操作策略解析
- 区块链的沉默革命:当技术隐形才是真正的胜利
- 搜索
-